家长课堂丨“减负”有利于扼制拔苗助长,但也不必因噎废食

大民堂

2020年12月17日

  去年两会以来,再次将中小学生“减负”推向舆论高潮。2018年年初至今,以教育部等四部委和国务院等名义,相继发文号召“减负”以及治理校外文化补习培训机构,这不仅是教育界的持续热点,更成为全民话题,引起多方争论。出人意料,反对“减负”最激烈的群体是家长,流传最广的论述里都选取了日本教育改革进程中“宽松教育”的“恶果”:“公办教育“后退”,教育资源分配更加不公;越减压力越大,阶级固化更加严重;国民学力显著下跌”。


“减负”是系统工程,不必过激反应。“减负”的初衷是为了减轻过重学业和心理负担,推进素质教育,提高教学质量。新中国最早的“减负令”可以追溯到1964年毛泽东同志的亲笔批示和随后教育部发出的通知,到今天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。由此可见,减负是长期存在的问题,也是难以轻易解决的问题。那么需要减轻的负担究竟是什么?负担又是谁增加的?


9月26日发布的《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(2018)》中分析,79.9%的学生认为家长最关注自己的学习情况,96.2%的四年级学生和95.8%的八年级学生表示家长对自己的成绩期望至少是“班里中等”。90.1%的班主任认为家长最关注学生的方面是考试成绩。那么,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,是不是主要来自家长自主追求?负担减不减,我们到底该怎么办?


嫌啰嗦的看图就好~



减负,首先要想什么是“负”

现如今儿童的负担主要来自于家长的期望——期望在哪个方面、哪个方面的负担就多,期望有多高、负担就有多重。

那么家长的期望在哪些方面呢?不外乎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——谁不想自己的子女是完美的,成为“别人家的孩子”呢?这就构成了上图中的“需求”所示内容:文化科成绩好、身体素质倍儿棒,这都是传统的需求。近些年来,实践操作的能力也日益受到重视,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搭积木培训班、编程与机器人培训班这一类培训班的增多,也逐步认识到探索创新的意识与能力的重要性,毕竟这些儿童在将来所要面对的环境肯定与今天差异极大,而这需要他们自己去探索、去适应甚至去改造。另外,人际交往能力、领导能力、组织协调能力等等,重要性异常突显。除此以外,金融意识等也被部分家长所看重。

这么多的期望需求,都可能会转换成负担给压在子女身上,可怕吗?不一定。适度压力肯定不可怕,过重的负担才可怕。

并不是每个家长都同时持有所有方面的期望。这一点在不同经济状况、不同社会环境中,会有非常大的差异。最简单的对比,就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差异——这些年“鸡血的家长”基本都是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居民,而且在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家长中尤为集中。


有期望也不一定构成过重的负担。过高的期望配合过激的超前拔高,才会构成过重的负担。例如体育运动,很多家长都希望子女借此锻炼身体,但只有少数家长会将其定位在职业方向,因此儿童会感觉到负担太重的不多。

的负担。例如体育运动,很多家长都希望子女借此锻炼身体,但只有少数家长会将其定位在职业方向,因此儿童会感觉到负担太重的不多。

所有的负担都该减掉吗?

过重的负担才是可怕的,才是应该减掉的。适当的“负重”不应该减,甚至应当适当增加。

 文化课负担应减,培养实践能力的负担应增加。国家一再强调的是减轻过重的学业负担,聚焦在两个关键词:“过重”和“学业”。过重好理解,太多太急的负担才是过重嘛;学业特指的是文化课的负担,包括校内学习和校外补习。8月时国务院办公厅的文件就明确,“鼓励发展以培养中小学生兴趣爱好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培训”。而凡是带有提升个人水平的学习,必然会产生负担,差异仅在于负担的轻重而已。所以,并不是所有的负担都要减掉,尤其是非文化课的负担,俗称为“素质教育”的内容,也正是我国儿童成长过程中普遍比较缺少的,所以在这方面适当加负也是需要的。


文化课负担不能一减到零。就算是文化课负担,也不能没有,毕竟立德树人、教书育人是学校的核心要务。而且,文化知识本身就是个人综合素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也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,同样应该算在“素质教育”的范畴内。将文化课教育排除在素质教育的范围外,甚至与素质教育对立起来,本身就有失偏颇,与素质教育对立的是什么?是只关心文化课、不关心其他科目,是超出儿童承受能力的超前拔高式教育。


快乐教育不等于轻松教育。学习习惯、生活习惯、各种能力的获得,脱离了有意识的培养,实现的可能性会比较低。经常听到一句话:“我们小的时候不补课,现在不也过得好好的吗?”对此只想说,首先今天对子女的培养不是局限于文化课的补课,不补课也不代表就不管不顾;其次,包括文化课成绩与其他方面的素质,在有意识、成系统的培养下,提升速度与效果会高很多;再次,说这话的人在小的时候如果多方位地培养一下,也许现在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也说不定。


所以,如果文化课学习负担太重啦,就确实应该减,但也别一减就减到零;如果其他方面的培养有待加强,就应当增加负担,只是别超过儿童的承受能力。不因噎废食,也不拔苗助长。

关键在于:因材施教


关注个体差异

儿童个体间的差异实在是太大了,而优秀的个体案例和干瘪的平均值,对具体小孩个体而言只是聊胜于无。同时因为个体间巨大的差异,完全一样的学习目标对不同儿童而言,所形成的负担程度差异是非常大的。举个例子:按通常的认识,女娃对语言类知识的学习有优势、男娃对数理类知识的学习有优势,可是同性别个体间的差异,可能远远大于性别间平均值的差异,也就是说有女娃的数学成绩超过男娃很是常见,反之亦然。


所以,不要轻易地用牛娃或者平均值来作为自家娃必须达到的目标——尤其不要用A娃数学、B娃的语文、C娃的英语、D娃的体育等等,都来作为自家娃的标杆。毕竟,娃们长大了,能成为“人中龙凤”的只能是极个别的少数,大多数的娃会成为普通人。因此,培养子女拥有健康的体魄、健全的心智、基本的能力、适应社会变迁的心态、追求自我实现的意愿,比单纯要求文化课成绩更为重要。木桶原理,综合素质能力高,想不成功也很难吧?

 

所以,对于自家的孩子,家长要多一份关心和了解,“家长一心当虫,却要望子成龙”的心态极其可怕。教育虽然具有专业性,但家庭教育更具有影响力,家长对自家子女的了解程度,应该是远远高于学校教师的,孩子相比老师也更相信父母权威。家庭教育的缺失,“没教养”、“没家教”才是最可悲的评价。

关注方式方法

不同的负担施加方式,或者说培养方式,所产生的负担程度差异极大。这就是常说的方式方法,同样体现了家长和教师的水平。了解儿童+合适的方式方法+不好高骛远的培养目标,可能是最理想的培养模式。可是,合适的方式方法说说简单,实际操作又是难难难。

 

首要的一点,儿童现有的负担程度能判断吗?过临界点了吗?练长跑的人常说,跑步成绩的最优提高方式就是卡着身体承受能力的临界点运动,贴近但不超过。可是运动损伤对于练长跑的人而言又是常有之事……这还是成人判断自身状况,而且是易于识别的生理状况,换到判断别人、判断儿童、判断儿童心理状况,这难度得有多大?

 

另外一方面,传统而言家长习惯于替子女作判断、定目标、传方法。可实际上更为有效的培养方法,是把“要我学”转变成“我要学”,也就是激发子女的学习动力。所以,重点在于启发子女,由他们自主设定个人生目标,然后分解体现在各种能力的学习过程中。

 

反观,“家长管的越少越好”“自由成长的就是最好的”这类观点,实质上是推卸责任,或者说对自己提出了更高要求。教育的发端是模仿,家长放任,其实是给了孩子模仿自身为人处世的空间,时刻关注自己言行其实更不易。

 

总结几句话,与诸位共勉

(1)      在短期内,受教育公平的制约,中高考改革不会突进,文化课是必须的而且是重要的。而从一生的长远角度看,非文化课的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,甚至可能会超过文化课的学习。所以,不能把注意力全放在文化课学习上,教会子女怎么做人、怎么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更为重要

 

(2)      对子女的期望值要适当,不必把世界首富、地球球长这类具体的岗位设定为目标,也不必把“考上985高校”“达到社会前10%”或者“超过领居家的娃”这类目标作为人生目标,因为这些不是整个人生,比较的结果就是有输有赢,大家都向往赢家,却从来没有人教会孩子怎么面对失败、失意和做个普通人。我们越来越好的生活不就是普通人努力的结果么?“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并且成为一个高手”“对社会的健康发展贡献一点力量至少不去破坏”“能够去世界各个地方多去看看”“闲暇时有自己的爱好并且还做得像模像样的”“有那么一帮子真正的朋友可以折腾点有意思的事情”这类人生目标未尝不可。

 

(3)      校内教育是保基本,也是提供儿童融入集体、适应社会的环境。以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,校内教育的多元化难度很大,那么个性化的教育就主要依赖于家庭教育与校外培训;

 

(4)      家庭教育与校外培训的完备,对家长的要求是非常高的,“家长一心当虫,却要望子成龙”肯定不可取。所以,真正关心子女成长的家长,必须得不断提升自我、与子女一起成长,要能够提供必要的物质环境,要能够与子女顺畅沟通,要能够把负担转换成动力……说来容易,只能说与诸位共勉,一边成长一边探索吧!

 

对人类而言,人类自身可能算是最难研究透的对象吧,至少也是其中之一。现今的各类教育理念,在实践中都只覆盖短短的几十年,离成熟还远着呢,更何况世界变化如此之快,理念的过时是分分钟的事情。所以,可以借鉴、可以学习各类理念,尤其是一些具体的方法还是不错的,但千万别盲从!一边实践一边调整优化吧。


最后,抛出两个疑问,供大家讨论:

(1)      中高考依然聚焦在文化课上,怎么在保证子女综合发展的同时,在中高考中保有竞争力?

(2)      经济实力或者家长个人能力不足的家庭,想要给子女提供更为综合的能力培养机会,怎么办?

我没有能够说服我自己的答案,也许美国的KIPP项目(the Knowledge Is Power Program)的教育科目可以适当借鉴为我们的中高考内容,其学生培养与考核模式可以适当借鉴为我们的校内教育教学。